道教诸子百家

道教诸子百家

道教诸子百家

老子,道家创始人

据《史记》记载,孔子向老子请礼后,对弟子说老子“如龙恶”,意思是老子威严如龙,境界深不可测。

自从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消失后,他的继承者和弟子有耿桑楚、观音、列羽寇、杨朱等人,代表人物是庄子、列子。

庄子代表人物

大约从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268年,他的身世很神秘。

《史记》云:“庄子,蒙古人,名周。

“就连太史公也不知道孟狄是楚国还是宋国。

《史记》还说,庄子曾在蒙地担任漆园官。

庄子及其弟子所著的《庄子》一书属于人生哲学,其主题是“顺其自然”。

道家经典

着有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、《黄极经世》、《文子》、《天子》、《黄帝四经》、《老来子》等书。

道教的产生与起源

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云:道家流源于史家,记录成功、失败、生存、不幸、福祉、古今之道,而后懂得固本、清虚以守,保持谦虚以保持自我约束。 这就是帝南之术。 还。

在其创始人老子去世后,道教主要沿着两条路线继续发展。 一是战国至西汉初期黄老思想中盛行的“清静主义”政治。 一派主张“无为而治”,一派主张“无为而治”。 “自然”的生命哲学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庄思想。

道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
老子思想的起源和脉络并不十分清楚,缺乏古代文献,地下考古也没有找到证据。

但从老子所做的工作、《道德经》所揭示的内容以及庄子等人的文献来看,我们可以看出,道的思想并非始于老子。

老子曾为周代看守史藏室。 这个收藏室相当于一个现代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博物馆、宝库的总和。

藏书室不仅收藏周朝及武王以前的周人的书籍、史记、珍品,还有百余个诸侯国的历史文献、古代遗书、各国的贡品、各国的来历记载等。氏族、夏商遗迹。 ,我们都知道大禹制作的九鼎也在这里。

在这里,我接触到了大量当时和古代的遗书,为他的思想奠定了基础。

中华文明始于伏羲,盛于黄帝。 当时的文化勉强可以说是萨满文化,萨满文化产生了易思想,并衍生出阴阳法术、神术等等。

礼的思想最初源于对祖先、天地、鬼神的祭祀。

春秋时期,百家思想流派从混乱的古代文化中挖掘,并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突破。

孔子继承周礼并以仁思想阐述和传播,老子阐述道思想。

我认为老子参考了大量的古书,比如《易经》、《太公》、《辛甲》、《万子》等,都含有道家思想,都是更早时期的。

尤其是受到“易”思想的启发,写下了《道德经》。 无需给出具体例子。

《道德经》的主要内涵

学术界有一种说法,《道德经》简单而包罗万象,其学术思想很容易被误解。

谈到道教,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消极、回避、不思进取的隐士哲学; 这是一种明智地保护自己、远离尘世的人生哲学; 说到巫术文化,那就是装鬼;说到巫术文化,那就是装鬼。 有人说老子是阴谋家的鼻祖等等。

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思想中,有两大体系,一是儒家思想,二是道家思想。

老子的一切思想都可以在《道德经》中找到。

1. 涛

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是“道”。

什么是道? 《道德经》第25章云:“有物混杂,生于天地。”

寂静荒凉,独立而不变化,行进无危,可以为天地之母。

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名字。 “强”字曰“道”,“强”字曰“达”。

大日曰逝,逝日曰叛。

所以,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也大。

域内有四大主域,人类居住在其中之一。

人随地,地随天,天随道,道自然而生。 ”

此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源。 无论一切如何变化,它总会回到它的起点,即道。

道是无形的、物质的、原始的、独立的,而天地是有形的,受道的影响。

2. 没什么

“世间万物皆生于有,有又生于无。

“世间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,但凡是有名有形的事物,必然以无名无形的‘道’为源头。

武侠,是世间万物的本源。

《道德经》第二章说:“有与无相辅,难易相辅,长短相辅,高低相辅,音相和,前后相辅。”后方相随,永恒。”

意思是有与无相辅相成,难与难、高与低、长与短相成。

所以,必须既有无形的道,又有一切有形的东西。

从这里,我们可以用现代哲学分析看到,老子看到了发展事物之间的矛盾,也看到了矛盾事物两方面的相互转化,用否定来达到肯定。

3.什么都不做,什么都做

《道德经》第四十八章“在追求学的过程中,我们越来越累,在追求道的过程中,我们越来越差,以致我们无能为力,无能为力,无所不能。 ..”

凡事效法他人,日日多做,事事顺道,日日少做,最终达到无为。

老子通过否定达到肯定。

在老子看来,道是自然,所以自然不应为而为,人应效法道。

让一切自行发展、自行变化,无为就会变成有为。

老子从宇宙客观规律出发,得出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的思想。

万物承阴抱阳,中气相和。”(第四十二章)这是宇宙生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。

一是混沌和能量,二是阴阳。 道教将社会、人类、万物视为阴阳互补的结构。 这已经很接近易的原理了,而且开始涉及到人体了。

后来出现的中医、养生、道家思想,都是以老子思想为师的。

【道家诸家】相关文章:

道家行政管理思想12-18

浅析道家伦理思想的特点05-08

道教“自然之道”及其现代审美价值01-12

浅谈宋诗中桃花意象的道家观03-10

智子和童子的高考满分作文02-0​​8

审视道家哲学对中国水墨画美学的影响11-16

景公新派与素书派的道家哲学09-13

论道教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04-08

福建高考满分作文:智子与童子12-29

观看《百家论坛》后的感想04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