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荣辱的执夷。正如南华祖师所说:“凡百人所生,其性各异,其位虽高,求名虽彰,而心之和,亦或不同。”在修炼心斋的过程中,我们逐渐清除了所谓的功利之心,接纳真我本性,超越世俗无常,达到身心一体的境界。这与道家注重的“无为而治”的理念相契合。 道家故事中的孔子和颜回各自代表着道家思想中的导师和弟子。孔子作为前辈,通过对颜回的提问和回答,引导他明白心斋的真正含义。颜回则通过思考和询问,逐渐领悟心斋背后的道理。这种师徒互动,也是道家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话所说的“气”,是一种无形的能量质料,是道家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。听之以气,即通过内心的感知,领悟外在事物的内在本质,而非被形式所迷惑。这种感知不仅限于五官感官的范畴之内,更要依靠内在的感知力量。道教修行中的心斋,因此不只是单纯的低热量素食,更是对心灵、精神的深度净化。 道家故事中的孔子以颜回问的方式,传达了心斋这一道家修行的内涵。在修行过程中,我们要慢慢摆脱纷扰的欲望,超越形式表象,以心灵的领悟力量去感知万物的真实本质。只有深度净化心灵,让心轻如鸿毛,方能接近至道之境,彻底超越世俗的束缚。因此,心斋非浮光掠影的追求,而是需要深入内心,追求真实自然的修行法门。p> 道家有一则富有哲理的故事:有位道士走过一片山林,听到阵阵天籁之音,深感奇妙不已。后来,他知道这些美妙的声音并非自然界所发出的,而是来自一位老婆婆。这位老婆婆不识字,不会念经,却能够用她的心声制造出天籁之音,也即是“天籁之美”的来源。 这个道家故事,实际上就是在阐述“心斋”的内涵。首先,在这个故事中,老婆婆可谓是“一志清静”的化身。她没有思虑纷繁、心绪万千,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,保持着“清静一念”的状态,才能够通过心声创造出美妙的音乐。其次,在这个故事中,“听之以心”更是至关重要。老婆婆虽然不会念经,却能够通过心声引出天籁之音,正是因为她有着极高的心灵感知力量。她通过内心的感知,感受到了天地间万物的内在本质,从而创造出无比美妙的音乐。 因此可得出结论:心斋的目的,就是要让我们能够做到“一志清静”、“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”,以心灵感知的力量,去认识自己、认识世界、认识一切万物的真实本质。只有内心清静、心灵纯净,我们才能真正追求到自己灵魂深处的真理和灵性的终极目标。无所畏惧地面对变化和挑战。这种虚实相应的修行,正是道家理论中最基本的修行法门。 道家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有一位道士在行走山林时,遭遇了一只毒蛇。他冷静地站在原地,面对毒蛇不动如山,不惊不怒,却并未采取主动攻击毒蛇的行为。最终,这只毒蛇在他的内心感应下,自发地转身离去。这位道士通过虚实相应的修行法门,不去抗拒外在客观的事物,而是保持自身的虚空净明的真心,从而与毒蛇产生了一种心灵共鸣,从而实现和谐相处。 因此,道家修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到“听之以气”,从而应物、真常并存。只有在心无旁骛、内心纯净的情况下,才能够以虚实相应的方式去面对外在世界的变化和挑战。只有如此,我们才能够做到常应常静、常清静矣,达至修行的终极目标,获得内心的真正平和与自在。在道家哲学中,有一条重要的修行原则,即互不相伤。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伤害他人,同时也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。孔子所让颜回保持心斋,就是为了让他明白这个道理。心斋实际上是一种修行态度,就是让我们通过虚心、静心的方式,超越自我心境,回归到大道的境界中去看待问题。 道家故事中有这样一个寓言:有一个工匠很擅长雕刻,他刻的人物与真人一模一样。君王看了非常惊讶,问他:为什么能刻得这么像?工匠回答说:我开始雕刻前,必须细心守斋三天,在第五天会不再想得到荣誉;到了第七天,我将会完全忘记自己有四肢五官。只有当他丢掉了一切外在的自我,才能够以虚心应对他人的需要,做出最符合基本规律的事情。这正是道家情感教育的一种形式,强调在道德、道义上应尽到相应的责任,同时不伤害他人和自己的情感。 因此,心斋是一种修行态度,让我们保持纯净、静谧的内心,去创造和谐、平等的人际关系,呈现真正的道家精神与境界。只有真正做到了心斋修行,我们才能够像南华真人所言:“举世之人赞誉也不会让自己得意,举世之人的贬低也不会让自己沮丧”,让八风吹不动我们平稳的内心,实现真正的修行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