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了《计然书》卷2内经诗解5,学到了不少东西。有一段话是越王和计倪的对话,问为什么还有人会贫穷?计倪回答说,农术是决定贫富的关键,如果积累太多负债会让人没有前途。而农业和草木有关,所以要禁止在农末前运输货物,否则商业就会受影响。降低谷物价格可以增加农民的利益,这也是让商贾们重视的原因。越王听完这番话很受启发,并让计倪为江南地区制定治牧的法律,七年后还征服了吴国呢。我也发现,金、木、水、火等元素的运用和阴阳之道也是很实用的哦!最后,甲货户、乙货户、丙货户分别说粢、黍、赤豆的价值和量,我也学到了很多农业和商业的知识呢。看到了这段文字,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不均。越王问计倪,为什么今年还有那么多人贫困和讨饭呢?而计倪则回答说,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勤劳程度和农艺技术不一样,落后于别人的话就无法储蓄和解决问题造成负担,精神就会低落,而没有特别的农业技术和大王的资助更是无法改变现状。像一母同胞、异父之子一样,即便来自同一个家庭,也会因人而异,勤奋和努力才是摆脱贫穷的关键。至于其他货物的价值和种类,我也看到了不同人所持有的看法。粮食和蔬菜的价值在市场上体现是如此之大,而菓乃和大麦则在贸易中不受待见,这更加证明了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和价值的主观性。我听到这段话,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。我们无论是在言语、行为还是思想方面都是不同的,这也导致了我们的贫富差距。长期欠债,经常处于困难的生活环境下,每天只是过着艰难的生活,意志逐渐地低落,找不到合适的赚钱方式,政府也不愿意给予帮助,然后就会长期处于贫困之中,很难改变这种状态。越王听到我这样的回答,十分赞同,因为我们在会稽石室的时候也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。他请教我籴谷的问题,我回答说如果将价格定为二十的话,就会伤害农民的收入,如果定为九十,就会影响物价,导致货物无法出售。因此,在价格上控制在八十到三十之间是最合适的,这样农民和货物都能受益。我还提到,古代治国者需要关注本国的货物,开设官方市场以便引进物资。越王对我的意见非常满意,于是我将我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大家,并提出了审时度势的方法,成功地治理了江南地区七年之后,最终成功地占领了吴国。这种方法也成为了今后治国的良方。当听到这段对话时,我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和商人的动力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。如果使用一石九十的高价收购粮食,就会使农民失去动力,让农田荒废不耕种,同时也打压了商人的经济动力,导致他们不愿意采购和销售货物。因此,收购的价格应该在三十以上,销售价不宜超过八十,这样既能激励农民耕种,又能促进商业发展。所以,古代治理国家的技巧,是从各地兴办市场,聚集货源,而不是样样自己生产。越王听到这番言论,深表认同,对我提出的阴阳五行生克变化之一更表示赞同,并决定推广这种治国之道作为后代治术的典范。我也因此抓住机遇,深入推销自己的学说,并提出将其应用于政事的兴败上,从而使治国更加有章有序。最终,我的学说得到越国的大力推行,在经过七年的治理后,成功地消灭了吴国,使江南成为了一个鱼米之乡。在农业商品方面,越国推行了一种等级有别的经销制度,对此我深有感触。甲的货物是优质的谷子,每石成交价是七十;乙的货物是黍,质量一般,成交价是六十;丙的货物是红豆,质量不好,成交价是五十;丁的货物是稻米,是最好的,成交价是四十。戊的货物是麦子,质量一般,成交价是三十;己的货物是大豆,质量最差,成交价是二十。庚的货物称作小米,可以食用,但是无人购买。辛的货物是艹果,也可以食用,但同样无人购买。壬癸两个分类则没有货物。这种经销制度让我认识到了货物的质量对于经济价值的影响,同时也启示我应该不断提高生产质量,提高自身的经济竞争力,才能在市场取得更好的交易价格和回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