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沫若,幼名文豹,原名开贞,字鼎堂,号尚武。他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、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、古文字学家、考古学家、社会活动家,以及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甲骨学四堂之一。自1926年北伐开始,他积极投入革命事业,并于1927年南昌起义,1928年因政府通缉,他流亡到日本。郭沫若著有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,包括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、《甲骨文字研究》等。1958年9月,他还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。他主编的作品有《中国史稿》和《甲骨文合集》,并将全部作品编成了《郭沫若全集》38卷。1952年4月9日,郭沫若荣获“加强国际和平”斯大林国际奖,其对中国历史、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