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古老的南康横寨村庄,传承着一段历史悠久的祭祀活动——唱船。它不仅是客家先民对自然崇拜和文化图腾崇拜的体现,更是多元宗教、民间习俗与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。据说唐朝时期,彭氏家族迁至横寨定居,一代文武之才辈出,其中有名将彭珏公曾官至兵部尚书。
这首《木根源》的长篇组诗,不仅反映了客家族群口传历史根谱,还以其独特韵律和内容,为族人进行教化。这首歌曲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伦理道德的赞颂,以及对勤俭持家、与人为善等价值观念的强调。
每年春节期间,横寨村庄会举行16天的唱船活动,从正月初一到十六,每晚都会有不同的仪式。在这个过程中,人们会制作“神船”纸扎,并通过吟唱传统歌曲来驱鬼逐疫、禳灾祈福。这些仪式不仅展示了匠心所至,而且在表演中融入了舞龙舞狮等表演,让整个场面显得格外热闹。
2007年起,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向外开放,使得周边乡村的人们也能参与其中,现在已成为一个集体性的文化事件。2019年,“赣南客家唱船习俗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是对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一次认可,也为后人的学习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。